青年节主题学习周|“战疫青春”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战疫青春”故事学习和感悟
本次战疫中涌现出不少青年榜样,学院以青马学堂为依托,组织学子对青年战疫故事进行学习,讲好青年典型跟党奋斗、战胜疫情的青春故事,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榜样、追求卓越、奋斗进取的内生动力。学院青马学堂和青年传媒中心精选部分优秀心得与大家分享。
01
唐荣杉
在这场奋战中,无数的英雄事迹涌现。2月22日,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一位3岁新冠肺炎患者终于康复出院。在要出院回家的时候,他对着一直照料他的护士长曹玲玲深深鞠了一躬。这是他能想到的表示感谢的最好方式。有人在图片下的评论中说,这个孩子做的,是我们本该做却总是忘了做的。舍己救人直面危险的医护人员,他们最清楚疫情的可怕,但仍然积极请战“逆行”,他们值得最郑重地感谢和尊重;2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王长亮医生随队出征湖北,几天后他收到了儿子的一封视频“家书”。 在这封“家书”里,儿子不仅给自己“穿”上了两层防护服,还“吐槽”说:“这是我的爸爸,胖乎乎肉嘟嘟的爸爸。” 看到儿子的视频后,王长亮无比感动,他引用《流浪地球》里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胜疫情的期待:“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对英雄的感激表达不禁,叙述不完,但我们应该坚守一颗致敬的心境。
在关键时刻,我们不应懈怠,仍需警惕。其他国家无理的“为自由而战”的抗议,现在已经证明了有多么荒唐。我们必须有辨别好坏对错的能力,不能被妖言惑众。这是新青年的责任也是义务。我们还应该以各位战场英雄为榜样,努力奋斗,创美好之未来。
02
袁健航
在新冠病毒来临的滚滚洪流中,父辈口中那些懒惰的年轻人们,却毅然披上了战甲,手挽上责任,用他们日复一日的不辞辛劳,为祖国万疆筑起了一道雄伟的长城。这些无畏的青年,让我们看到百年前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得影子,他们的光芒再一次照耀在华夏大地上。
他们或是作为医务工作者,不顾自身安危,拼命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上演“生死时速,为生命而战;或是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志愿者,奔赴前线,默默奉献,用肩膀扛起希望,以行动践行抗“疫”责任与担当;或是履行人民警察职责,冲锋在前,守护一方平安,以汗水浇灌着祖国花园。这次疫情中,许多照片让我动容,护士姐姐们美丽的面庞上勒满着口罩的印痕,外卖小哥用他们的双手为武汉人民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这些照片,无一不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青年,有能力点燃起中国的未来!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03
谢溥进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出现了一大批90后00后的年轻面孔。当我们宅在家时,这些同辈的青年人已经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武汉人民于水火之中。封城不封爱,全国人民始终与武汉人民站在一起,他们是真正的实践者。从前,90后00后往往被人们视为娇滴滴的一代人。但如今,他们也在疫情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接过抗击疫情的接力棒,光荣地完成了使命。他们之中有承担巨大感染风险的医务工作者,也有服务社区的青年志愿者。嘴上喊着“佛系”,然而他们却能够勇担使命,贡献力量。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市能够解封,离不开青年英雄的付出,援鄂医疗队中90后00后占三分之一,爱美的90后女医生为抗疫剪掉长发,它们已然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的努力,让国内的防疫形势持续向好发展,让宅在家的人们有序复工复产,让脱贫攻坚战继续推进。这些90后00后的同辈青年人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不负青春韶华,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