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追寻红色踪迹·农讲所旧址·烈士陵园红色探航
6月,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踪迹·农讲所旧址·烈士陵园红色探航”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研学活动。活动旨在引领学生骨干在参观与学习讲解中感悟“探农讲火种,仰陵园英魂”的活动主题。参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学习农民运动历史,感悟“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参谒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了解先烈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辈,培育爱国情感。本次活动共有第六期青马班成员共100余人参加。
下午,学院青马班成员首先来到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参观。在学院团委成员的带领下,学员们踏入讲习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严的棂星门,门额上悬挂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同学们走过泮池上的石拱桥,沿着青石板路走到大成门前,进入大成殿,便进入了当年讲习所的课堂。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展示着第一届到第六届讲习所坎坷却薪火不断的办学历程,将同学们带回到那个艰苦奋斗、热血沸腾的年代。通过参观陈列,大家了解了讲习所培养的大量优秀农民运动干部,他们奔赴全国各地,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崇圣殿内,复原的饭堂和军事训练部场景栩栩如生,仿佛还能听到学员们嘹亮的口号声。明伦堂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多媒体展屏讲述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这里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全体学员随后在棂星门下集合,进行照片与感想收获的交流分享。同学们拍摄的珍贵文物照片,以最直摄人心的方式展现时代沧桑中传承的红色火焰;拍摄的复原课堂和学员宿舍场景,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学员们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情景。而拍摄的建筑风貌照片则展现了讲习所的古朴与庄重,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对于伟大的革命战士们的崇敬便在交流分享中扎根学员们的心底。
同学们继续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天气晴朗,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陵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更衬得烈士陵园的肃穆与庄严,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学员们沿着陵园的主干道缓缓前行,一路上大家都保持着肃静,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随后,学员们围站着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观看碑文和一幕幕起义场景的浮雕,认真聆听讲解员对广州起义的详细介绍。1927年,为挽救革命低潮,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广州的大部分市区。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许多革命先烈壮烈牺牲。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尝试,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讲解员强调,广州起义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讲解结束后,师生们来到广州起义烈士墓前,举行向烈士献花仪式。烈士墓前,高耸的纪念碑上刻着“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烈士身死,但它们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牺牲精神与不朽的勇气将永远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全体肃立,向烈士们默哀三分钟。此时,陵园内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在为烈士们哀悼。默哀结束后,同学们依次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大家手捧鲜花,神情庄重,缓缓走到烈士墓前,将鲜花轻轻放在墓碑前,然后深深鞠躬,表达对烈士们的哀思和敬意。

随后,同学们在烈士陵园内参观。湖中鱼儿游弋,空中水鸟飞翔;成荫绿树与遍野鲜花交相辉映。烈士们长眠于此,守护蓬勃发展的新中国与新青年。最后,全体学院集会在烈士陵园正门,进行收获分享、红色知识问答、与朗诵活动。在问答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巩固了中国革命道路上不可磨灭的英雄与事迹,也更加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知晓讲习所设立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从中体会理论源于实践而指导实践的思想。通过本次学习,可引导参观者自觉向革命先辈看齐,将革命先驱精神转换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同时明确理论-实践重要性,自觉学习先进理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后通过实地参谒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帮助学员们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奋斗历史,填补历史知识盲区;同时通过默哀、献花篮的仪式中感受先烈崇高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