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学术 | 学院数模混合集成系统实验室团队学生荣获中国微波周最佳学生论文奖

5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中国微波周在中国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我院硕士生蔡颐龙,以出色的表现获得2025年度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EEE ICMMT 2025)最佳学生论文奖(二等奖)。该论文指导老师为我院朱述炎副教授。

中国微波周是我国微波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由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NCMMW)、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ICMMT)、IEEE MTT-S国际无线会议(International Wireless Symposium,IWS)3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MWIE)联合组成。2025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作为本届中国微波周中召开的三个中英文会议中投稿数最高的会议,收到投稿数1148篇,参赛论文322篇,提名论文20篇,最终决出获奖论文8篇,其中,三等奖4名,二等奖3名,一等奖1名。

获奖论文“Low-Profile Terahertz Metasurface Antenna for Generating ±1 OAM Modes with Bessel Beam Characteristics (用于产生具有贝塞尔光束特性的±1阶OAM模式的低剖面太赫兹超表面天线)”,首创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息重建理论的低剖面太赫兹超表面天线,通过硅基半导体制造工艺在312 GHz频段实现单片集成,生成拓扑荷数l=±1 的贝塞尔波束。创新点在于:利用超表面全息结构直接调制电磁波相位,省去传统均匀圆阵所需的复杂馈电网络,显著降低太赫兹频段插入损耗;结合贝塞尔波束的准无衍射特性有效抑制太赫兹OAM波束的扩散问题,以满足接收端的传输需求,为下一代6G无线通信太赫兹频段OAM通信系统的芯片化集成提供关键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