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暖童心——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福利院志愿活动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服务社会、实践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2025年5月18日,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13名青年党员志愿者,前往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以科普教育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同时也为党员志愿者提供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平台。

在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社工的悉心协助与支持下,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微电子知识科普"环节作为活动的序幕,由支部书记梁晋珩同志担任主讲人。通过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从芯片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入手,详细向孩子们阐述了芯片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流程。他不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电子原理,还通过互动游戏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科技的魅力。分享结束后,孩子们也踊跃地表达了他们对芯片的见解,有的孩子对芯片的微型化技术表示惊叹,有的则对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充满好奇。整个活动不仅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在“淀粉密信”实验环节中,王旭祥同志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趣味性体验相结合。志愿者们指导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将淀粉与水混合并搅拌,制备出均匀的溶液。接着,孩子们使用勾线笔蘸取淀粉溶液,在滤纸上书写自己的名字或绘制图案。待滤纸自然干燥后,原本可见的字迹会消失。随后,通过使用喷壶均匀喷洒碘伏,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使得原本隐形的字迹逐渐显现出深蓝色。孩子们通过细致观察实验过程,体验到了科学的奥妙。志愿者们借此机会向孩子们阐释了化学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并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科学现象。

在“淀粉密信”实验过程中,对碘伏、淀粉等实验材料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详细阐释了试剂误食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反复强调了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同时,对实验流程进行了全程监督,以确保参与实验的孩子们的安全。

       最后展开的“音乐传花”游戏环节,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符晗同志的引领下,孩子们与志愿者围成一圈,随着音乐的响起,玩偶在参与者之间依次传递。音乐声戛然而止时,手中持有玩偶的孩子必须表演才艺或者执行一个蹲起动作,并获得一份小礼物。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摆脱了最初的拘束,踊跃参与互动,现场洋溢着连续不断的欢声笑语。此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速度,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他们的社交技巧和集体归属感。

在志愿活动圆满结束后,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社工与党员志愿者进行了总结性交流。党员们分享了他们的感受,认为这次活动对他们自身具有治愈作用,其意义在于使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和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社工对志愿者们的服务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了他们主动布置场地、耐心指导孩子们的行为,并且以平等的态度消除了以往偏见所带来的伤害。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党员志愿者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仅为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和陪伴,也使志愿者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公益事业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份初心,通过更多的实际行动来传递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