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造·启航未来 |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升学经验分享会
为帮助学生明晰升学方向、提升备考竞争力,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发展中心于4月26日举办升学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特邀唐鑫、尹凌锋、刘柠宁、陈怡君四位优秀学长学姐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外校保研、考研、本校保研及留学申请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吸引众多学生参与,现场互动积极、氛围热烈。
考研分享
尹凌锋结合考研上岸经验,系统解析全流程。前期明晰学硕与专硕差异:学硕重科研、招生少,适合学术深造;专硕重实践、招生规模大,适配就业导向考生。备考大致分两阶段,3-6 月基础强化,数学打牢根基、英语聚焦词汇、专业课梳理框架;7-12 月刷题冲刺,数学海量刷题并整理错题,英语借真题提升阅读写作,政治依托徐涛网课与肖四肖八强化。后期建议初试后结合排名初联导师,拟录取后再深入沟通,提醒关注考研关键节点,考前做好考点准备,复试待初试后参考学院分享会,为考生提供科学详实的备考指南。
外校保研分享
21级唐鑫在腾讯会议上以自身保研北大软微为例,解析保研核心策略。他强调保研中GPA占比95%为硬门槛,体测及格、避免挂科是基础。按难度将院校分为四档,建议2-3月确定目标、制作简历,3-5月精细准备材料并适时套磁,6月兼顾期末复习与夏令营备考,7-8月参营时熟悉项目、慎重选择。Q&A环节指出,学校与导师选择依个人标准,大二大三应重排名及方向相关科研竞赛,就业导向需提升技术能力,双985平台已足够,为保研学子提供实用参考。
本校保研分享
刘柠宁结合本院保研经历分享经验,指出可以发挥保本院的优势,建议提前跟进目标导师的组会与项目,多接触熟悉课题,强调 “亲自感受的经验最可靠”。他认为升学方向取决于个人规划,准备保研时,GPA 是资格基础,竞赛和科研为加分项,可通过定期迭代个人简历梳理提升方向。谈及自身,他提到自己大二专注竞赛、大三稳住GPA,还建议参加夏令营前认真复习课上知识,保持自信放松能有更好发挥。此外,他也提及如果有机会可尝试保外追求更好的平台。
留学申请分享
陈怡君在留学经验分享中,结合自身中山大学背景(GPA 3.5/5.0,雅思 7.0,三段科研竞赛经历)及南洋理工、港大等校录取成果,系统拆解申请全流程。她强调前期需聚焦选校策略(综合排名、专业优势等)、提升 GPA 与语言成绩(雅思 / 托福备考差异),并通过科研竞赛强化软背景同向性。申请阶段建议先港新再美国,尽早投递;文书写作注重 PS 逻辑深度与 CV 项目筛选,推荐信建议多导师合作。此外,她推荐港新“二校二项目”及美硕梯度选校(冲刺 / 主申 / 保底),并在 Q&A 环节解答留学规划、中介选择等热点问题,为学弟学妹提供实操性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