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助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 卢韬:秉烛种火,弦歌不辍

    卢韬,202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担任《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课程助教,这不仅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实践。从课堂上孜孜求知的学生到如今排疑解惑的实验课助教,角色的转换既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是一份厚重的职责。

   回顾本科期间的课程,助教师兄师姐们付出的努力为我的学习成长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协助老师开展工作,更在课前课后积极构建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提前认真准备所需指引和设备,将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以及逐步细致地引导学习过程。因此,我深深认识到助教的引领对同学们的重要意义,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师弟师妹们。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曾受惠于此,当延之于后。

  在担任课程助教期间,我始终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相关工作。我在课堂上协助任课老师完成教学工作,帮助老师整理资料、记录考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针对课程中涉及的实验和项目,我精心设计了实验指南和项目框架,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明确任务目标和操作步骤。我会协助同学们进行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验当中,积极与同学们沟通,力所能及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指导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报告验收和检查。课后我积极联络同学们,传达老师的课堂要求,解答同学们的课后疑问,记录同学们的课程反馈。

   这些工作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技巧,还让我收获了丰富而珍贵的教学实践经验。老师所采用的独特教学方法以及展现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不厌其烦的教导精神,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当学期圆满落幕,能够顺利达成助教职责,并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与友谊,无疑是对我付出努力的最大鼓舞与肯定。

我渴望能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同学们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困惑,并以同理心回应他们的疑问。曾经历过这段学习历程,我深刻认识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课程的关键价值,同时也熟知同学们在求学路上可能遭遇的重重难关。当同学们在陌生的难题前迷惘困惑,我会不遗余力地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实验不仅是强化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锻造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总是在每门课程开启之前,协助老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实验项目,旨在确保同学们能够扎实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这些实验巧妙融合了基础理论与具有启发性的难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探索欲。在实验进行期间,我密切关注每位同学的进展,细致入微地识别他们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供具体而详尽的反馈与个性化指导,助力他们克服难关、实现成长。这一实践经历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同时也成为了我不断巩固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大驱动源泉。

   在实验课上,同学们时常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我尽可能地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简明扼要的建议,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陪伴他们一步步地攻克难关。面对那些性格内向、不愿主动求援的同学,我会主动上前,以温柔的询问开启对话,耐心解答他们的每一个疑问,并通过启发式的讨论引领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我深信,教学的真谛在于“授人以渔”,唯有让同学们透彻理解问题的核心,方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面对类似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自信满满地前行。

    担任助教期间,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热情的工作。每一次看到学生因为理解了一个难点而露出的喜悦表情,或是看到他们在实验中取得的进步,都让我深感满足和自豪。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而非灌输知识,作为教师或助教,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激励者,而非单纯的信息传递者。

   此外,我也意识到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在准备实验材料、解答学生疑问的过程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这促使我不断查阅资料、深化理解,从而实现了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担任助教这一段宝贵而难忘的经历使我受益良多。它不仅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我希望,同门互帮互助的精神能够薪火相传。从学生到助教,我成功地接过了传递知识与经验的烛火,尽我所能地将火种播撒开来,我相信求学路上温暖光明的火焰定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