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助航“研”梦 | 黄海秋:有付出肯定有收获
为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提高其学习态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升学深造专访专栏。本次专栏旨在通过分享成功保研学生的学习经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学院希望通过各位微电成功榜样的力量,激发各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弟学妹提供成才之路上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助力大家“研”途不迷茫!
个人介绍
姓名:黄海秋
年级: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级本科生
获奖经历:
曾获中山大学二等奖学金、
第六届集创赛华南赛区二等奖、
第七届集创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拥有一项专利。
升学去向:
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验分享
01
保研历程
黄海秋同学在大学的前一两个学期,基本上就能对自己的成绩排名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解到保研的要求和自己的竞争力后,就决定将保研作为主要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自然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更加投入刻苦。书面作业,实验,大作业等都认真对待。并在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方向上自己进行一些兴趣上的拓展学习。
而对于如何在课程学习与竞赛活动中保持平衡这一问题,他是这样认为的:不管怎样,课程的学习在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最重要的,竞赛活动不太应该去干扰正常的学习过程。竞赛更多的是利用自己平时的课余假期等时间,因为竞赛虽然可以丰富自己的工程经验,但它终究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而我们的每一门课可都是直接关系到绩点的。
当问到保研路上有没有想要感谢的人和事,他回答说:“感谢不管是学习还是竞赛过程中一起奋斗的同学队友吧,和他们的交流合作都很愉快,也让我结交了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的各类朋友。”
02
经验感悟
谈及保研经验时,他提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因为理论学习很容易学了就忘了,习题应用的计算,以及相关的代码这些应该上手的都要上手过一遍。并且,对于编程而言,不管是什么语言,实际上debug的过程才是真正将知识装进我们脑子的过程,即使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是bug解决的越多能力就越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些“强迫症”——码代码的时候风格简洁规范,条件不留遗漏,最后甚至能感到一丝艺术感——当然这肯定要在效率进行一定的权衡
黄海秋同学的考研感悟提到:“最关键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不畏艰难和坚持不懈吧。在面对一些一开始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的时候,自己没有一味的退缩。虽然结果都会有好有坏,面对难题但能够坚持下去就能够一点一点地提升我们自己,并且最后回过头去看的时候都会很欣慰地回味。”
03
心态干货
回忆起学习路上的种种困难经历,黄海秋回答道:“困难肯定是很多的,让我最绝望的是是第一次机创赛最后临近DDL的时候,相同的代码居然每次结果不一样!当然从现在的视角去看这肯定是时序出了问题,但是对于当时没什么经验的我们真的是意见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心态上的调整其实就是,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当我们已经尽全力去完成它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去后悔的了,内心可以满足。”
祝语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有付出肯定有收获!

